德城:“微警务”让警民互动零距离

    通讯员骆守明 张超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德城分局突出民意引领,强化科技支撑,“互联网+警务”以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微警务”服务民生的高效途径,全力维护辖区稳定,提升警务效能,推动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升级。
精心织密“微矩阵”
    8月2日,到德城区出差的李先生遇到了难题,因为没带身份证导致无法入住宾馆。正在他犯愁的时候,宾馆接待员通过旅馆业主微信群与民警取得联系,输入姓名、身份证号,上传照片。不一会儿,民警回复一条信息:“已核实完毕,可以办理入住手续。”此举大大方便了旅客和业主。
    7月25日,家住岔河紫薇园的陈女士到派出所报警,称13岁的儿子刘某赌气离家出走,一天未归。民警接报后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其寻找孩子,微警务”“ 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了寻人消息。短时间内,此消息被阅读转发5万余次,热心市民、店铺老板、酒店服务员、公交司机,甚至远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出租车司机纷纷打来电话提供线索或进行求证。最终,在商场营业员的帮助下,民警在一商场内找到离家出走的刘某。
    诸如此类的小事有很多,德城分局坚持着眼于群众需求,从细微处着手,在微警务建设方面,不断出台惠民服务措施,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效率。
着力筑牢“微基础”
    德城分局民警着力强化警民互动,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印在警民联系卡上,民警入户走访、执勤巡逻、接处警等日常工作时主动宣传微信平台,积极扩大“微警务”受众面,拓展夯实“微警务”工作发展的基础。
    为强化警媒协作,分局成立警媒联盟微信群,邀请报社和电台记者加入,微警“务”开展的工作动态、活动通知、工作成效等第一时间在该群发布,同时借用传统媒体的力量进行扩散,充分扩大“微警务”的宣传面。
    今年以来,分局先后组织开展了粉丝进警营、小记者走进警务室、寒假亲子体验日等活动,相关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前期组织的首期寒假亲子体验日活动,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通知集赞的方式,选出集赞数量前30名的粉丝参加。此通知一经发布,关注转发量3万余人次,集赞千余次。
深入推进“微应用”
    今年2月份,德城分局民警破获一起盗窃山地车案件,追回被盗山地车12辆。民警通过微信平台发布认领山地车的消息后,网友进行了大量关注和转发,很快就有6辆山地车的主人认领了自己的爱车。今年3月28日、29日该分局又先后破获两起盗窃案件,再次追回2辆山地车和2辆电动车,微信认领消息再次发布,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失主就联系到了分局民警,领回了山地车和电动车。
    一名经营电动车生意的业主通过微信联系民警,反映其店内来了一个卖电动车的,没有手续,怀疑是偷来的。民警迅速出警进行盘查,卖电动车的男子发现民警后企图逃跑,被当场抓获。经查得知,该男子马某系盗窃电动车惯犯,所卖车辆正是前一天盗窃所得。后来,民警依法对其采取了行政拘留措施,并将电动车发还给受害群众。
    除利用微信破获多起案件外,德城分局另辟蹊径,通过“微警务”平台面向百姓招募群众演员,自编自导了系列反诈骗及儿童安全防范主题微电影,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再现的形式实时发布多发性犯罪特点和防范措施,提高了群众的防范意识,实现治安管理“微防范”。此活动一经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便获得群众广泛的关注,演员报名人数3000余人,消息关注量14万余人次。截至目前,已拍摄完毕《礼物》《妈妈去哪了》《习惯性拒接》等4部微电影,营造了浓厚的反诈骗、保平安的良好氛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