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似吃饭,很重要,却不是非要记得的重要。这些东西会溶入血液中,会成为潜在的能量。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意想不到的帮助。
阅读是上帝送给孤独者的最好礼物。
因为莫言,2012是中国文学 “大年”。我也因此读了《生死疲劳》。感觉和此前的《四十一炮》《檀香刑》一样,不喜欢。甚至更坦率一点说,我认为《生死疲劳》还谈不上什么杰作。其间最糟糕的是文字。莫言的文字风格简单说就是“老太婆絮叨体”,一件事情翻来覆去说。这种叙述方式的特征之一是有很多“我”字——“我”是汉字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因为人们总是太爱自己。并且“我”也是最不美的字。真难以想象喜欢用“我”字的人能写出什么漂亮文字。 《生死疲劳》前10000字尤其啰嗦,其中有317个“我”,占比为3.17%。而同样使用第一人称的 《棋王》,全文27450字,“我”字有563,占比仅为2.05%。再对比同样啰嗦,麦家的《刀尖》,“我”字占比为3.45%。建议以后采用“我指数”作为作家文字水平的考核指标,虽然这个指数是小书商路某发明的。
倒是趁着这股“中国文学热”,我读了刘震云和严歌苓的作品。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和《我不是潘金莲》,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和《第九个寡妇》。这四本书都很棒,我心目中他们是中国作家里的“男一号”和“女一号”。刘震云的作品简单有趣,“入口”很小,《一句顶一万句》是讲“和谁说得着话”的事儿,《我不是潘金莲》是“冤枉与告状”的事儿,都是小人物的小事儿,后面都搞大了。一个作品也是在阅读过程中自然生长的,况且刘震云的“饶舌式”语言有趣,他敢把一个句式 “用到老”。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是经典老作品,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白鹿原》《活着》是一个量级,它还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关注和尊重。严歌苓是中国作家里技术最强的,这大概和她上世纪90年代出国,接受过西方的写作教育有关。虽然写作通常被误认为仅是一种天赋。
新一代的作家里,苗炜的《寡人有疾》被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列为2012年最值得推荐的15本之一,有意思的是,这个书单里有9本小说,却有8本是外国小说的中文译本,《寡人有疾》成为了中国小说的独苗。这小说有趣,在中医方面的造诣极高。韩寒的《他的国》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也有趣味,有情怀,有才华。韩寒作为小说家的才华,因为他本人巨大的影响力,反而被低估了。
我还重读了一些世界文学经典。包括 《小王子》《老人与海》《动物农场》《了不起的盖兹比》《月亮与六便士》,这个系列是由著名的青年翻译家李继宏先生新译的。都十分流畅优美,每本都配了上万字的导读,系统介绍了关于作品和作家的来龙去脉。感觉彻底读懂了名著,完全明白了名著的伟大。
财经方面,推荐吴晓波先生的《激荡两千年》,系统梳理了中国经济思想和企业管理史。他在后记中说这个工作耗时八年,倾尽全力。十足使人敬佩,动情。也读了一些国外的“小书”,如《引爆点》《无价》《鱼:人生课》,每本书30块钱,花两个晚上就能读完,学到一些很有用的知识或见识。读书比其他消费划算多了。
还读了一些灵修类的书,如克里斯那穆提的《生死书》《如其本来》《关于生命的一切》,杰克康菲尔德的《初学者的冥想书》、赖声川译著《僧侣与哲学家》。一个感觉:哲学和宗教的问题,要到35岁以后才能真明白。读书和走路,读书和生活,读书和受苦,都是分不开的。其中有意思的一个案例是,我初春又重读了《乌合之众》,当时正值“方韩大战”,理论结合实际,豁然开朗。赶紧退出那个娱乐事件。可以说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现世报”案例。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提前看了骆玉明先生大作《诗里特别有禅》,以及《易中天中华史》的前几卷,学到了关于中国诗歌、文化、历史的许多东西。似乎还读了不少好书。真要随手写一篇文章,却只记得这些。那就这样吧。读书似吃饭,很重要,却不是非要记得的重要。这些东西会溶入血液中,会成为潜在的能量。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意想不到的帮助。
最后说一句:我竟然是个读书人。这真是太好了。
□路金波